您的位置 首页 > 自考资讯 > 政策资讯

中国人的外语水平

中国人的外语水平境界,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吧。

第一个层次叫“学英语”阶段,这个阶段差不多就拦住了九成以上的中国人。而且这个阶段的跨度也是最大,从中学的初学外语,到通过留学考试的高阶外语学习,都可以算是“学外语”的阶段。“学外语”层次的中高阶,也就是从大学外语四级水平到留学考试通过,实际上已经符合下一个层次,即“用外语”层次的要求了,这两个阶段实际上是重叠的。

第二个层次叫“用外语”,差不多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没超越这个层次。处于这个层次的中国人,大致上在“学外语”阶段已经是中高阶的水平了,至少大学外语四级的水平是必须的,然后就是上不封顶了。所谓“用外语”,就是在工作中可以磕磕巴巴,或者熟练地使用外语,从查阅工具书,到书写电子邮件和报告,乃至在工作中用外语与外国同事交流。但此时,中国人的外语还是局限在熟悉的场景中,只能在熟悉的场景中很好地运用外语,一旦进入陌生的场景,就会“原形毕露”。能做到这个水平的中国人,原则上不会超过一亿人,在工作中必须频繁使用外语的中国人,可能也就是一两千万吧。

第三个层次,也是最后一个层次叫“外语生活化”。想达到这个层次,达到留学考试水平是起步,然后上不封顶。能做到“外语生活化”,那就没有场景局限了,可以在任何场景中熟练使用外语,可以在任何话题上使用外语。局限这些中国人的仅仅是在某个话题上的知识储备,他们可以在不熟悉的场景下信口开河,但绝不会卡壳在语言表达上。可以做到这个水平的中国人,应该到不了1%,也就是最多一千万人具有这个本事,但由于还有移民存在,实际上留下来的这个层次的人,可能最多也就是百万了。十四亿人口中,只有百万具有“外语生活化”的水平,这算是多还是少呢?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