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第一次学英语的时候,都会因为时态,数量,格等变化感到惊讶,咋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变来变去的东西。但英语相对于其他语言而言,已经抛弃了很多古老奇怪的语言特性。其他比较原始的语言,里面奇葩现象非常多。
性别划分——桌子椅子都得分公母
英语中少数词有性别区分例如公牛(bull),母牛(cow),而汉语则完全没有性别上的词形和语法的区别。除了英语和中文,世界上大部分语言几乎都有性别相关的语法现象。不但公牛,母牛的词形不同,为了性别语法的一致性,“我的公牛”(mon taureau),和“我的母牛”(ma vache)中“我的”(mon/ma)也是不同的。

有的语言是三性的,阴性,阳性和中性。动物可以分阴阳性,植物和非生物为中性,这点还好理解。有的语言是两性的,只有阴性和阳性,动物分阴阳性好说,桌子和椅子都得按上一个固定的性别,对于中文和英语母语者而言,就比较奇葩了。
名词也有“时态”——过去的房子和将来的房子不同
我们通常认为时态是动词的专属功能,但有些语言中的名词也会因时态而变化。这种现象存在于一些原住民语言中,比如尤皮克语和霍皮语。这些语言通过改变名词的词形来表示“这个名词的状态发生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例子:尤皮克语的名词时态
tupiq(房子)tupiq-tuq:过去的房子(表示这座房子曾经存在)。tupiq-aq:未来的房子(表示这座房子将被建造)。这样的语言,在变动词时态的时候,还要记得变名词的时态哦。
单复数还不够,需要二数,三数,四数形式
中文在少数情况用“们”表示复数。英文在名词数量上只区分“单数”和“复数”(如dog/dogs),这已经让初学者感到有点麻烦了。然而,许多语言还会引入额外的数量形式,例如“二数”(Dual)、“三数”(Trial)甚至“四数”(Quadral)。这些语言通过名词形式直接反映数量的精确性。
二数(Dual)
二数用于表示“恰好两个”的场景,这种现象在阿拉伯语、古希腊语、梵语和一些斯拉夫语言中十分常见。
例子:阿拉伯语
单数:kitāb(书)二数:kitābān(两本书)复数:kutub(多本书)例子:古希腊语
单数:hippos(马)二数:hippo(两匹马)复数:hippoi(多匹马)在这些语言中,二数的规则非常严格,使用时不仅名词变化,动词和代词也需要匹配变化哦。
更复杂的数
俄语的名词数量变化更复杂。以“стол”(桌子)为例:
1 стол (主格单数) – 一张桌子。2 стола (属格单数) – 两张桌子。3 стола (属格单数) – 三张桌子。4 стола (属格单数) – 四张桌子。当数量为5及以上时,名词会使用属格复数形式。这种形式与上述情况不同,反映了俄语的名词与数量的语法系统。仍以“стол”(桌子)为例:
5 столов (属格复数) – 五张桌子。10 столов (属格复数) – 十张桌子。20 столов (属格复数) – 二十张桌子。但是回到21个的时候,又要用回跟1一样的形式了,是不是凭空增添了很多乐趣呢?
晕头转向的数字系统
数字系统是每种语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某些语言的数字表达方式远比中英文复杂得多,甚至显得“奇怪”。以法语为代表,数码系统直接需要引入数学运算解决。
法语的“二十进制”系统
法语的数字系统在基础上与十进制类似,但从70(soixante-dix)开始,规则突然变得复杂,采用了“二十进制”(vigesimal)的逻辑。
60 = soixante70 = soixante-dix(60+10)80 = quatre-vingts(4×20)90 = quatre-vingt-dix(4×20+10)你问法国人4x20+10等于多少,他回答就等于4x20+10!!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