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试后,都会发现有大量考生的客观题成绩是179分和180分,主观题成绩是107分和108分,一步之遥或者低空飞过的人就这么多?#法考#
难道真的有这么巧?
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巧!你的卷面分数并非考生实际的得分,而是经过考试中心的加权计算和排名后得出的结果。在法考圈里,“赋分制”或者“加权分”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
什么叫赋分制或加权分?
每年考试后,如果考卷难度较高,而考生们的实际成绩却普遍偏低,考试中心将会对所有考生的原始分数进行加权调整,重新进行排名,即使你卷面分没考到180分,也会因为通关人数目标的需要被列为合格。如果考卷相对简单,考生们普遍成绩优异,因为通过名额有限,考试中心同样会采用加权排名的方法来优中选优。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实际分数达到180分的考生,也可能因为高分考生太多而被排除在通过名单之外。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每年都有大量考生的成绩恰好是179分或180分,因为这个分数段往往是决定考生是否能够通过考试的临界点。换言之,法考其实是一个披着“通过性考试”外衣的“选拔性考试”
恩恩这么说并非无的放矢,有三个关键点可以作为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
司法部不再公布真题和答案
自2018年起,官方决定不再对外公布法考的真题及标准答案,只能通过“考生回忆版”来收集真题。而法考的题目通常包含复杂的题干和众多的选项,即使是回忆版也很难完全复原真题的难度。官方对此的解释是,自2018年起采用的机考系统会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且这些真题可能在若干考试年度内重复使用,因此不便公开答案。然而,这一政策的另一个后果是,考生无法通过真题和答案来验证自己的得分情况。面对179分这样的成绩,考生实际上很难判断自己的卷面分是否真的高于这个分数。
法考证书印刷工作提前招标
大约每三年,司法部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印刷服务的招标公告。这些公告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预算金额,还明确了预计颁发的证书数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证书并非为已经通过考试的考生准备,而是为未来几年内预期通过考试的考生预留的。由此可见,每年法考的合格者数量实际上已经事先确定,并且这一数字已经被纳入了年度预算之中。
法律岗位工作人数目标早已定好
在十四五规划的文件中,已经为全国法律人才的培养设定了具体目标:到2025年,执业律师的数量要达到75万。根据2024年1月公布的数据,全国执业律师数量为 70.7万,距离完成目标已经近在咫尺。而历史上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的总人数为150万(包括律考、司考、法考等),执业律师在持证人群中的占比大约为36%。同时,根据2023年法考通关人数大约12.7万来推算,如果36%的考生最终从事了律师工作,只要度过实习期,那执业律师人数就又增加了4.57万。按这一预估数据,70.7万+4.57万=75.27万,在2025年到来之时,完成五年计划的目标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实际上,法考通过的人数是根据法律人才需求的目标进行调整的。在国家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的时期,考试的通过门槛相对宽松,也就是俗称“放水期”;而在政策倾向于提高法律人才质量的阶段,考试的通过率则会相应降低,也就是所谓的“收紧期”。
那么,我们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呢?根据去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文件,未来的法律人才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再参考这几年的通过率趋势,我们似乎正处在从“放水期”过渡到“收紧期”的过程中。这意味着,未来几年里,法考的难度会逐步增加。
在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前,作为个体考生的你,更应该把握机会,利在速战,尽早拿下证书,而不是论持久战,因为未来你面对的考试会越来越难,竞争者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2024年法考可能是过去5年最难的一次,也很有可能是未来5年最简单的一次。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