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加自学考试有没有限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规定的要求参加自学考试。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考生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申请取得自学考试本科层次毕业证书的考生,需具有国家认可的专科或专科以上层次学历证书。
2.
自学考试都有哪些学历层次?各专业一般都有多少门课程?
自学考试现有专科、本科两个学历层次。专科层次参照高等职业教育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统称为专科,原有的基础科段专业正逐步取消。本科层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同专业或相近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要求,面向具有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背景人员继续学习设置,统称为专升本,原有的本科、本科段、独立本科段等专业正逐步取消。
一般来说,自学考试专科专业的考试课程总数不少于15门、总学分不少于70学分;专升本专业的考试课程总数不少于13门、总学分不少于70学分。各专业计划和学分具体要求,可向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咨询。
3.
自学考试毕业有学年限制吗?
完成专业计划课程学习和考试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自学考试实行课程学分累计制,除已停考专业外,毕业没有学年限制。
专业计划的课程学习和考试时间长度因考生个体不同存在差异性,正常情况下,专科一般为2~3年,专升本(以专科毕业起点计起)一般为2~3年。
4.
自学考试如何选报合适的专业?
选报专业后如何建立考籍?
考生可向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查询已开考的专业,详细了解自身感兴趣专业的层次、要求及课程设置等,结合自身的工作、兴趣、文化层次、学习能力等,选择专业报考。一般来说,无高等教育学历的考生应先报考专科专业,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层次学历证书的考生,可直接报考专升本专业。
自学考试的考籍是考生参与自学考试的身份及相关学习成果、有关学习活动的客观记录。考生在取得一门以上(含)课程合格成绩后,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即为其建立考籍管理档案,不需要特别申请。
5.
参加自学考试需要入学考试吗?
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实行宽进严出,不需要入学考试。
6.
自学考试课程考试是怎么安排的?
一般地,自学考试课程考试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集中安排一次,上半年安排在四月份,下半年安排在十月份。个别省市在每年一月或七月也会安排部分省级命题课程考试。课程考试时间安排一般会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可在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官方网站上查询。考试地点原则上设在地(市)所在地,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设立在考生集中的县(区)。
7.
自学考试的学习形式有哪些?如何选择?
考生进行自学考试的课程学习,可以使用学习资料进行自学,也可以参加由社会助学机构提供的面授或网络辅导教学。考生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权衡考虑选择学习形式。需特别提醒的是,在选择参加社会助学(包括网络助学)时,应选择具有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自学考试助学办学许可资质的机构,并仔细了解其教学服务实际情况,切勿轻信个别机构的诱导性不实宣传或承诺。
8.
自学考试是否可以转考其他省份?怎么转考?
考生因户口迁移或工作变动等需要到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参加自学考试,可按有关规定办理跨省转考手续。一般地,考生办理跨省转考应向转出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提出申请,将考籍档案转出,然后到转入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办理考籍档案转入手续,继续参加考试。具体办法和程序可向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咨询。
9.
自学考试是否可以转考其他专业?有什么限制?
自学考试实行学分累计制,考生可按照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有关规定选择专业,在一个专业或跨专业选择课程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合格的课程学分计入个人考籍档案。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课程学分在用于申请某一专业毕业时,应满足其专业计划以及主考学校规定的要求。
10.
什么是实践性环节考核?怎么报考?
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是为了实现自学考试专业规格要求和课程考试目标,对考生进行基本技能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专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环节考核一般包括:课程实验(实践)、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其他专门技能等。
实践性环节考核由各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安排,主考学校具体实施。考生应按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公布的实践性环节考核办法报考。
11.
自学考试是否控制及格率?考试不合格是否可以补考?
自学考试是标准参照性考试,根据课程自学考试大纲规定要求并依据指定的学习教材,参照普通高等学校课程的一般水平及要求组织命题,以考生在答卷上反映出的课程学习达到程度进行成绩评定,不设置考试及格率限制。自学考试不设补考,课程考试不合格,可参加本课程下一轮次考试。
12.
自学考试的毕业办理时间是什么时候?
自学考试有统一的毕业办理时间,一般为每年六月和十二月,具体可向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