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专业组,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志愿数量:院校专业均有增加
新高考后,考生填报志愿的数量有变化,院校专业均有增加。
具体来讲,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志愿满足率提升。实行平行志愿模式的录取批次中,普通类本科批次B段、专科批次和艺术类本专科批次,考生最多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总体来看,增加了平行志愿数量,进一步提升了考生志愿满足率。
二是填报专业数量增加。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平行志愿数量最多增加到45个,考生可填报的专业数量也相应增加,更好地满足考生的专业选择需求。
三是志愿填报的灵活性提高,可以更好地兼顾院校和专业。“院校专业组”模式下,一所院校可以设多个专业组,有院校诉求的考生在满足院校志愿的同时,可以更多地选择一些自己意愿较强的专业。同样,有专业诉求的考生,也可以考虑更多不同特色的院校。
投档录取:计划编制、划线办法、投档模式
考生在高考后需要填报志愿,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和专业。志愿填报的顺序和选择会影响到后续的投档和录取。为了让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准备充分,李振东详细介绍了投档录取中的几个关键词,即计划编制、划线办法、投档模式。
【招生计划编制】
【划线办法】
【投档模式】
1.顺序志愿模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A段、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高职(专科)提前批次等实行顺序志愿投档。
投档办法:普通类依据“根据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档”的原则,按照考生投档成绩和高校确定的调档比例进行投档。
2.平行志愿模式
投档原则: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如何理解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李振东讲,要清楚平行志愿的四个特点:
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没有第一、第二之分,在同一投档时间段内均有可能以第一志愿投出。
二是位次优先。检索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前,首先要将所有考生分类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序。投档检索时,先检索位次在前的考生,再依次检索位次在后的考生。
三是遵循志愿。检索考生院校志愿时,按考生填报志愿时排列的院校专业组自然顺序依次进行。当考生的投档成绩符合先检索院校专业组志愿投档条件时,则不再检索该生后续院校专业组志愿。
四是一轮投档。当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志愿检索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一次性向高校投档,对于缺额高校也不再补充投档。如果考生因所报的院校专业组均未满足条件而未被投档,或投档后被院校择优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填报原则:符合高校选考科目要求
考生填报志愿须符合所填高校招生计划类别及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普通类按物理科目组合编制的招生专业,仅限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填报;按历史科目组合编制的招生专业,仅限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填报。
1.对照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填报志愿
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的组合,即“1+2”决定着考生能够报考哪些院校专业组。
考生的选考科目,不仅影响着高考的考试科目和成绩构成,也影响着志愿填报。首选科目的确定决定了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在物理类还是历史类的招生计划中选择院校专业组报考,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的组合,即“1+2”决定着考生能够报考哪些院校专业组。
2.正确填报院校专业组志愿
步骤一:形成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首先,选择符合自己的选考科目要求的院校专业组;
其次,在相应院校专业组包含的若干个专业内选择1—6个,作为专业志愿;
最后,选择是否同意专业调剂。
步骤二:填报多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考生可以在不同院校中分别选择一个专业组填报,也可以填报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组,更可以填报不同院校的不同专业组。
举例如下:
李振东建议,志愿填报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工具。考生和家长可以使用“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这是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指导、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研发的专门服务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公益平台,在适应性演练测试志愿填报前将向全省考生开放使用。
此前报道:
解读新高考录取政策(上):一本二本合并为本科批次再分段
解读新高考录取政策(中):关于“院校专业组”的问题,这里都回答清楚了
最多可选45个平行志愿!新高考填志愿让人头大?记住这三句通用规则
从3月5日开始,今年的高三学生们就可以提前模拟填志愿了。
和以往的高考志愿填报相比,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两个最大的改变:
一是取消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
二是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方式,取代了以往的“院校+专业”志愿。
而且,今年的平行志愿数量提升至45个,且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最多可以填报6个专业志愿,也就是说,原则上,一个考生最高可以填报270个专业志愿。
这个数字可能部分家长和考生听到都觉得头大,270个该怎么选?往年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是否还适用?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和学而思资深高考志愿咨询师,综合讲解新高考志愿填报,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讲解。
目的就一个:提升心仪学校录取概率!
部分提前就在关注高考志愿的考生和家长,可能都有一个感受,往年的9个平行志愿,就已经够让大家头疼,如今增加到了45个,该怎么办?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赵鑫建议,考生和家长先不要慌了阵脚,不管志愿规则和数量怎么变,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始终不变:要充分去了解平行志愿以及志愿填报的规则,最重要是了解到自己心仪的目标院校、专业的要求。比如选科要求、往年录取位次等,要有充分的院校和专业组的储备量,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能够快速寻找到自己的目标。
例如,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类的“专业组101”为例,除了要求首选物理,还要再选1门化学,如果考生的选科组合不是“物理+化学+X”,是无法录取的。
来源:《2025年新高考适应性演练测试计划合订本 物理类》
换句话说,大的思路和往年其实没有变,“既要上学校的线,又要符合具体专业要求。”
学而思高考志愿咨询师党华宇提醒考生及家长,由于今年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考生一定要考虑选考科目限制,不能只看往年位次,谨防滑档。
来源:《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使用说明》
对此,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研发的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中,可查询院校专业组各专业近三年的实录线、实录线等位分、实录线位次、平均分、平均分等位分、平均分位次、计划数、实录数,考生可以综合对比自己成绩和位次。
综上,总之一个原则: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在前头,而且要做扎实。
做完准备工作,我们来说具体填报和录取这块。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填报依据“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虽然45个平行志愿没有主次之分,但在检索中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
举个例子,考生填报了45个平行志愿,这些志愿都是第一志愿,但是在系统内会有一个排序,排序先后考生可以自由移动。如果考生填报的顺序是【1.武汉大学专业组116】【2.四川大学专业组106】【3.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组101】……,经检索考生成绩符合了【武汉大学专业组116】的投档条件,那就不会再检索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及后面高校的专业组志愿,后续也只会向武汉大学投档。
来源:《四川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使用说明》
如果考生在【武汉大学专业组116】志愿组中选择的6个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且不同意调剂,将会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因此,赵鑫强烈建议: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选“服从专业调剂”。
“同样以电子科大的专业组为例,其实一个专业组内的专业都是电子信息类相关的专业,不会出现特别冷门、偏门的专业。而且考生进档后,在政体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电子科技大学原则上就会予以录取。”
很多考生看到这里可能就会问:这样的情况下,考生要如何安排这45个平行志愿的次序?赵鑫表示,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成绩和高校专业组的设置情况以及前几年的录取数据,另一方面还是要充分尊重和考虑考生自己的兴趣特长。
在确立了自己的意向和兴趣后,45个院校专业组究竟该怎么搭配,才是一份高性价比志愿方案?不同分数段的填报策略有何不同,可以低分捡漏走名校吗?
在往年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思路,叫“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然后按三个梯队安排不同的学校和比例,从而提升录取概率。新高考规则下,这个思路是否还适用呢?
学而思高考志愿咨询师党华宇认为,虽然是新高考第一年,但“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志愿填报策略不用做太大的变化。当然,由于新高考不分一二本批次了,推荐大部分家长填报的比例还是按1:2:2,或者1:3:2比较稳妥一些。而想要“捡漏”的家长,可以采取激进型的方案,按照1:1:1或者1:1.5:1的比例填报。
另外,按照历年规律,高分考生填志愿普遍不愁,毕竟更有主动权。但中偏上和中等学生往往最纠结:到底保学校还是保专业?
党华宇表示,高分段考生可以更关注后续深造,考虑工科、理科热门学校热门专业;500分左右的分段建议考虑容易就业的专业,毕竟读研逆袭的难度相对较大。
图据受访者
除此以外,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一下专业招生人次,以理科为例,分段40000名之外的,建议优先考虑省内高校。
党华宇特别提醒,“因为一二本批次合并,往年重点线、本科线位次的同学,一定多‘保一保’,服从调剂,尽可能避免滑档。”
如果学生有明确的专业倾向(如医学),但心仪学校专业组竞争很大,是否应该降低院校层次确保专业录取?如何平衡“专业优先”与“院校优先”?
党华宇表示,第一个问题还是得根据具体分数分析。整体而言,可以少冲一些,多稳和保一些。而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优先级上,工科类专业如果直接就业,更关注专业,理科类专业讲究深造和出身,建议更关注院校。
新高考:可填报96个志愿 有点多?专家告诉你为什么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8日讯 2020年,志愿设置采取“专业(专业类)+学校”方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普通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96个,艺术和体育类填报志愿最多不超过60个。
普通类常规批将志愿报数量设置为96个,考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据高考成绩、专业遴选等情况综合考虑填报,可以填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只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有网友说96个专业也太多了吧,二三十个差不啦。
这“96”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信息管理处处长王希常给我们做出了解答。
这个改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志愿覆盖到“专业”,而不只是覆盖到“学校”。为什么这样呢,对于考生来说,将来是要做有过强专业能力的人,是要为自己的人生谋发展的,而不该只是图一个大学的“名称”,这样改革是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对考生进行引导的。比如说选择数学专业,原来一个考生志愿填报六个学校,这六个学校可能只有对应的六个数学专业,现在呢,我们为考生提供九十六个专业选择,实现志愿对专业的覆盖。这样,考生在不同层级的学校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比如说在一本的层级上,有山东大学的数学专业,有中山大学的数学专业等,下一个层级比如说还有山东师范大学的数学,青岛大学的数学等等,再往下一个层级还会有很多选择。这个层级覆盖会给考生充分的选择空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用户评论
看申请学校的要求吧!有的学校可能几门录取线都算一个批次报名。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般来说,是几种专业的组别对应几套志愿表啊。选好专业再分组就行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印象里好像是三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很多志愿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议咨询一下老师或者填报平台的说明,那样比较准确。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和考试成绩、分数线有关系吧?分段设置志愿好像更常见。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听说可以填写多个专业组,每个组里面再填几个单一专业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记得要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列专业,越靠前越好申请成功率越高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忘了填报备注信息,说明一下个人情况或兴趣爱好什么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志愿表一定要仔细核对,不能少填写或者多填写哦!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网上有很多模板和指南可以参考,省心很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多学校都是几个专业组的设置,这样更容易分配到合适的学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被别的同学说服填什么专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志愿填报这个环节真是令人烦恼!希望自己能心仪的大学顺利录取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今年高考比以前竞争更激烈了,要多准备几个备桉计划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加油!相信自己!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选专业这件事真的很难抉择,慎重决定很重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志愿填报的细节很多需要注意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记得好好休息,放松心情,争取在高考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信你们都能圆梦理想大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