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是指眼球的屈光度数过高,或者眼球在调节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看远处物体时,不能清晰地看到。高度近视不仅影响视力,还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那么,什么是高度近视?如何预防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会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什么是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又称高度屈光不正,是指眼球的屈光度数超过正常范围(-10.00D至-18.00D)的一种病症。眼球的屈光度数是指眼球对光线的折射能力,正常范围为-10.00D至-18.00D。如果眼球的屈光度数超过这个范围,看远处物体时,就会模糊不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如何预防高度近视?
预防高度近视,从以下几点入手:1. 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正确的用眼姿势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如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长时间看书、电脑等、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等。
2. 注意用眼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脏手触摸眼睛,不与他人分享毛巾等。
3.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D、B族以及锌的食物,如鸡蛋、鱼类、绿叶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预防近视。
4. 定期检查视力。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视力,及早发现视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高度近视会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高度近视会对视力产生影响,影响看远处物体的清晰度,甚至会导致失明。此外,高度近视还可能引发其他眼部疾病,如弱视、斜视等。同时,高度近视还可能对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如影响学习、工作、出行等。
高度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病,严重时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预防近视,保持正确的用眼卫生和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视力,以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