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报考报名

2023高考复读的利弊—2023年复读生

今天给各位分享2023高考复读的利弊—2023年复读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二、复读生的\”暗物质能量\”:被忽视的成长维度

武汉某复读学校的数据揭示:经历二次高考的学生,抗压能力比同龄人高出40%,目标管理能力提升58%。更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年创业新生代榜单中,31%的90后企业家有过复读经历。这些\”人生冗余设计\”恰如计算机的缓存机制,为后续爆发储备势能。正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所言:\”我的三次高考不是耻辱柱,而是认知跃迁的阶梯。\”

三、高等教育的\”平行宇宙\”:18岁不是人生定局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显示,27岁才读大学的工程师群体创新专利数量,比直升高学历者多22%。在浙江义乌,95后电商创业者通过\”社会大学\”积累商业认知,年营收千万者中仅38%有本科文凭。当下中国正在形成\”学历+技能\”的复合评价体系,职业教育法修订后,高级技工的社会地位与待遇已逼近白领阶层。

四、认知重构工具箱:三步打破精神内耗

1. 建立\”人生进度条\”思维:将人生可视化为一款开放世界游戏,高考只是新手村任务,真正的史诗级副本(职业发展、认知升级)才刚刚解锁。

2. 启动\”社会时钟校准器\”:收集30位不同领域成功者的成长轨迹,你会发现平均\”人生爆发期\”在28-35岁,学历对中期发展的影响权重不足15%。

3. 构建\”多元价值坐标系\”:用SWOT分析法梳理个人优势,或许会发现演讲能力、共情力等隐性天赋,比高考分数更具市场竞争力。

五、决策树:复读与否的科学评估

-适合复读的信号:距目标院校线差<15%、有明确知识漏洞图谱、具备心理韧性(能用成长型思维看待挫折)

-建议另辟蹊径的征兆:存在严重考试焦虑(如考场心率>130次/分钟)、家庭经济承压明显、已发现其他天赋赛道(如数字营销、非遗传承)

教育的终极意义不在于把所有人塞进同一模子,而是帮助每个生命找到专属的绽放姿态。那些敢于直面\”社会时钟\”的人,终将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走出最铿锵的人生节拍。当你用十年后的视野审视此刻,所谓的\”丢脸\”不过是成长路上轻轻拂过的柳絮。

高考成绩不满意怎么办?复读到底值不值?精华全日制教学校长帮你分析!

7月2日,2024年北京高招直播咨询邀请到了精华全日制教学校长邢金涛做客直播间,就复读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解答。高考出分后对成绩不满意?想要复读但有很多顾虑?你的担心和困惑,精华全日制教学校长都帮你分析清楚了!

以下是本次直播实录:

今年意愿复读的考生数量是否增加了?具体是哪些因素决定的?

今年,对自己高考成绩不满意的考生增加了,咨询复读的学生也增加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方面,

从高考本身的角度来说。首先,高考跟日常的所有考试都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高考的意义太重大了,它几乎决定了考生和家庭的未来。其次,高考的组织非常严密,命题以及阅卷也非常神秘。这些都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多高考题平时看起来不难,但在高考场景下孩子们不一定做得出来。所以,有很多孩子会感觉日常水平没发挥出来,产生心理落差。

另外,如今高考命题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革。原来考知识,现在转向考能力。原来要考解答问题,现在要考解决问题。现在的高考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的考查越来越深入了;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也在进一步地加强。这些改变要求考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必须非常扎实和严谨。平时的积累是否扎实,在日常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并不明显。高考会把这种不扎实之处放大,部分学生就会产生高考成绩没有日常考试高的感觉。

第二个方面,

北京这几年的考生数量一直在增加。但是北京的985和211的大学数量并没有增加。2022年北京的高考人数是4.49万,2023年是5.52万,今年是5.59万。但是985跟211这些大学的录取率基本上是平稳的。2022年是18.3%,2023年19.4%。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有一部分考生没办法到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学习。

另外从就业的情况来看,今年我们的应届的大学毕业生是1,179万,比去年又增加了几十万。同时,就业市场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家长和孩子们就开始考虑,是不是要通过复读来提高第一学历。

第三个方面,

现在家长和孩子们对复读的看法越来越理性,并不觉得复读这个事情难以启齿以及过度地关注外界所谓的一些看法。

最后,整个社会对复读的看法其实也在发生改变。近几年,整个社会开始认识到,复读只不过人生当中的一个选择而已。是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路,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社会对复读生的看法开始逐渐地变成理解包容,甚至在逐渐走向支持。所以咨询复读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再付出一年的时间跟金钱进行复读值得吗?

的确,有家长会担心投入一年的时间和金钱是否值得。其中还有一些隐性的投入,如家长的身体状况等间接投入的成本。

衡量复读一年是否值得要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叫做产出。

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这两本书中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有高考,高考为什么要考。答案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高考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教学是一个立德树人的过程。其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里也讲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才”。高考就是一个选才的过程。其中德、体、美、劳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评价起来很难科学。所以呢,我们国家对人才进行选拔时就从“智”这一方面进行考量,具体表现其实就是高考成绩。

这里大家要认清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大学之间教育资源的差别会有多大。这个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大学的生均经费得出。生均经费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所大学培养一个学生一年花了多少钱。我们国家的双一流高校共有147所。根据发布了生均经费数据的高校来看,最高的是清华大学,63.31万。第135名是吉林的延边大学,3.64万。生均经费具体代表了平均班额、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一个大学的生均经费较高,那么它的平均班额就比较小。平均班额越小,那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就会越好,学习水平自然就会越高。师资力量具体可以看大学拥有的院士人数。截至2023年8月份,清华大学拥有70位院士,北大拥有60位。此外,院士还意味着这个学科将来学生能够使用的资源的量。最后,不同的高校的硬件设施也有非常大的区别。到2021年,我们国家总共有7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最多的是清华大学,有13个。浙大跟北大各有10个。综上,不同大学的生均经费存在很大的差别,也同时反映出不同大学间教育资源的差别。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做什么呢?只有想尽办法去提高成绩。此时,我们再思考最开始的问题,这一年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是否值得。而且我们还需要关注到的是,大学的高等教育资源只能通过提高高考成绩来获取。所以一方面是,高考成绩提高了从而获得了更多不可替代的资源。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高高考成绩,提升第一学历。从而能够更现实地提高就业率以及将来的薪酬的水平、人脉水平等。

目前,城镇青年失业率基本上维持在14%左右。5月份的数据是14.2%,但这个14.2%里把在校的学生去掉了。也就意味着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求职者,失业率是14.2%。换言之,每100个人中就有14个人是处在失业状态的。从中国薪酬网2023年公布的高校毕业生起薪点中可以发现,985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点是9,456元,211高校毕业生是8,539元,普通本科的平均起薪点是5,631元。尽管影响薪酬的因素有很多,但整体来看,985高校毕业生的起薪点就比这个普通高校毕业生高了4,000块钱左右,接近二分之一。

所以,学历将会影响就业率、薪酬水平等等。

第二个就是风险问题。

再付出一年进行复读可以提升第一学历,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衡量复读风险高低取决于高考成功率的高低。衡量高考成功率的高低可以与考研、考公务员、创业进行对比。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的人数是438万,录取114.8万,比例大概是26.2% 。2024年北京的公务员考试报录比是11:1,这个比例就比考研的比例要低很多。据统计,以三年的生存率作为创业成功的标准,仅2%左右的创业者可以成功。而对于高考来说,北京今年的一本率和本科率是48%左右。换言之,如果我们以考上211大学为高考成功的标准,那成功率是19.4%,高于创业及公务员考试。如果降低标准,以考上一本作为高考成功的标准,那成功率几乎是所有比较项目中最高的。除此之外,高考的投入和产出的确定性是最强的,它基本上只跟努力程度有关。同时,高考还具有先发优势。现在多努力一点,就可以拿到更优质的大学资源,从而可以更加容易地取得好的考研成绩,会出现一个强者越来越强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

总结来说,如果对自己的高考感觉不满意,那么复读其实是一个非常优质的选择。

与直接读一个一般的大学,再去考研、考公务员、创业进行相比,绝对是一条捷径。

现在有很多高分复读生以及上了大学又选择复读的学生,这是什么原因?

现在很多同学都很理性,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着非常清楚地认识。目前精华学校进行高考复读咨询已经有两个星期左右,来报名的考生中有三位的成绩在670分以上。这类的高分考生前来报名复读是因为对自己的成绩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不想留一点点的遗憾。另一个原因就是考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非常清楚的规划,认为这个分数不足以支持未来的梦想。对于已经上了大学又选择复读的学生,因为学分修不够或挂科数量超过学校要求等原因,只能选择回流进行复读。另一个原因就是进入大学后对所选专业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从而放弃专业选择复读。大部分从大学回来复读的学生都是对自己的未来认知很清楚,明白未来想做什么。

在高考备考这件事上,我们能做什么?

可以用四个词概括:高考、学科、学习、自己。

如果要想在高考中获得一个好的成绩,第一你要充分了解高考。

以北京高考为例,要考主干知识、学科思想和方法、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叫主干知识,怎么做能够获得学科思想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这样才算了解高考。为此,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每年都会去研究北京高考,组织专门的团队做计划,请专家指导。

第二个就是了解学科。

考生要知道自己在这个学科的哪个分段,在此基础上做什么学习上的行为和动作对提高学科成绩有帮助。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有非常专业的老师,针对不同分数段的同学会给出最有效的提高方法。

第三个就是了解学习。

对于高中来说,了解学习是指重复思考,思考知识结构和试题结构。要知道学科的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学习只是记知识点,但还需要看到背后的规律,学科思想和方法。同理,在思结构时不能只看单独的一道题,而是需要看到试题的模型,一类题会有一个规律。在不断刷题的过程中形成模型、思路,再用思路和模型去指导刷题,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最后一个就是要了解你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有深入思考的习惯吗?有持续地重复思考知识结构和试题结构的习惯吗?如果有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你没有,建议大家可以找一个能够和你一起进行切磋和琢磨的朋友或者老师,在交流中帮助你进入思考状态。同理,如果自己能够坚持是最好的。如果自律不够,建议大家寻求外部的力量来监督自己。

在北京高考的背景下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一个是要找到具备上述能力的学校或者机构,另一个是跟上机构的要求和节奏。如果能做到这两点,那你的高考成绩肯定会有大幅度地提高。

考生怎么做才能让这一年不白费?

考生要对高考以及复读这一年有一个非常理性的认识。首先要有空杯心态。复读时一定会遇到简单的知识,或者是自己认为学过并且掌握了知识。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空杯心态,重新跟着老师学一遍。其次要有强者思维,要主动寻找资源学习。不能靠等,也不能靠要。此外,还要明白学习是可持续性的。切忌前期特别努力,后期乏力。如果不知道该怎么保持,跟着一个科学的机构进行学习就可以了。另外,考生需要对自己过去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思考过去不足的地方并改进。

精华学校的优势在哪?

我们有一个非常严谨和科学的教育体系。以周作为小单位进行循环提升的体系。我们每周都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把控。就比如说这个学生这周他突然学习动力下降了,那学校从周一就会开始干预他的学习动力。我们希望学生在每周的学习中,学习动力都是高的。此外,每周还会进行考试并对考试成绩以及学习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一周结束就会对下一周提出要求,以周为单位进行循环提升。

每年都会有超过1,000位复读生从精华学校走进高校。今年我们的上台阶率达到了97%。上台阶率指的是与第一个高考相比录取水平提高一个台阶。

不仅如此,精华学校的分班是非常精细的。基于选科走班,每一个同学都会有四个班,而且这四个班都是按照成绩来分的。和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在一起学习,这样的听课效率是最高的。同时,分班会根据成绩来进行动态调整。

精华学校的教研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单独建立了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研究高考、研究学科、研究学生,教研的深入程度支持了前端的教学水平。不仅如此,精华学校还会请大学的教授来跟学校老师一起来研究学科。另外一方面,学校还会参加各类教研。再者,学校还会自己进行研究。三个方面同时做,保证我们对学科有着足够的了解。平均每一周都会花费20%的时间用在教研上,可以想象我们精华学校教研的深度和广度。

用户评论

相知相惜

我也在考虑要不要复读呢,压力真的很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对分数不是很满意,感觉复读是很有必要的,争取一次机会冲刺理想大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朋友去年复读了,说时间比较充裕,可以认真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巩固一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复读肯定能让自己学得更扎实,但可能会错失一些其他的体验,比如旅行什么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家里人挺支持我复读,也给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我很感激他们。<br>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糖果控

心态很重要,复读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坚持下来。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山暮雪

复读毕竟是一个需要很大决心的选择,需要好好思考自己是否做好准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盟山誓总是赊

希望2023年复读能给大家带来好成绩!加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听好多人说,复读其实比第一次考的时候压力更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想了解一下哪些学校的复读课程比较不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朋友告诉我复读是提升学习效率最好的时机,所以才决定复读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想要知道今年高考复读的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酒笙倾凉

复读也需要一个好的目标和计划,这样才能更有效率的学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矜暮

这次决定复读,让我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为之奋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对高考备考一直很焦虑,感觉复读或许能缓解一些压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蹂躏少女

心态最重要!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