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自考学院

电子科大在985最新排名—女生最吃香的五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共有26个学科上榜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三个学科位列前2名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个学科位列前5%

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4个学科位列前10%

一起为优秀的成电点个大大的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部分上榜学科相关介绍~

PART ONE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共有66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2名

招生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工科试验班(电子工程类)

专业简介

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波传播与天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四个专业。

专业特色

该专业(类)紧密结合国际前沿和国家科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实现科研-教学融合。以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实验教学平台为依托,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专业(类)围绕现代电子学与电子信息技术,覆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主流方向,形成了从电子信息材料、器件、电路到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类)以“厚基础、宽口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实行大类招生与学生自选专业的模式,促进共性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融合。培养适应泛信息化时代,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跨界融合和集成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和未来创新引领者。

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 最高奖“TI杯”颁奖(全国唯一)作品介绍

PART TWO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排名共有99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2名

招生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物联网工程(“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

专业简介

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通信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网络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物联网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信息对抗技术(省级特色专业)五个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

该专业(类)以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A+学科优势,实行大类招生与学生自选专业的模式,促进共性教育与个性培养相融合。大类培养阶段通过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学习,打下宽厚、坚实的专业基础;专业培养阶段学生根据个人专业兴趣、能力优势和成长要求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继续完成个性化培养,成长为学术、行业或创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备战电子设计大赛

物联网工程(“互联网+”复合型精英

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专业特色

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A+学科优势,以“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为载体,采取两年跨专业融合培养,两年后分专业培养的方式。制定了与“互联网+”相关的电子、网络、大数据、商务、管理、金融等课程体系,集中了多个学院优质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打造了“互联网+”前沿技术应用体验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技能辅导和企业实践训练。重点学习物联网系统中的信息感知与处理、集成电路与系统、物联网设备的设计应用技术,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互联网思维、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宽厚的移动互联网知识、卓越的信息深度分析与应用能力、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由于课程设置的跨学科特点,在本专业之外,学生可同时修读第二学士学位(理学/经济学/管理学)。

PART THREE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排名共有41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2名

招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计算机类

专业简介

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五个专业。

专业特色

该专业(类)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首批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该专业(类)紧密结合国家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内的学科优势,体现了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电子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紧扣科技发展前沿,以科研促教学,用教学助科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和平台,增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从事计算机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网络安全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等领域的高级人才。

“互联网+”本科教育高峰论坛

PART FOUR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学科排名共有79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5%

招生学院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软件工程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 (互联网+培养实验班)、软件工程(工业软件)

软件工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专业简介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在学院入选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与市场和行业紧密结合,在软件工程专业之下设置5个培养方向:

1、系统与技术,该方向旨在培养IT行业软件开发及应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系统工程师;

2、嵌入式系统,该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嵌入式理论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3、数字信息处理,该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强软件基础的、能够在信息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数字信息处理的软件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互联网安全,该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网络安全理论知识、具有设计和开发网络安全产品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5、数字动漫,该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强数字媒体动画游戏技术基础、能够在数字媒体动画领域从事动画程序设计、特效动画软件设计与制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智能信息系统、大数据计算分析、投资与金融分析、及工程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软件人才。

第九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最佳学校组织奖

软件工程(互联网+培养实验班)

专业简介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特色

该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为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实施多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工程实践教育,完成累计不少于1年的企业学习环节。旨在培养针对“互联网+”产业升级需求,具备“工业系统+信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具有智能信息系统、大数据计算分析、投资与金融分析及工程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软件人才。

同学参观迈普通信公司

软件工程(工业软件)

专业简介

该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特色

该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求发展为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校企、校地、校校合作,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践教育体系和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扩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工程实践递进式贯穿、校企协同育人全链条贯穿和校企合作模式融合式贯穿。企业实习实训累计时间不低于1年。打造产教融合递进式多层次培养的一流特色化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针对国家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聚焦CAD/CAE/CAM/EDA、面向高端航空装备制造等大型工业软件,培养具备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研发CAD/CAE/CAM/EDA、面向高端航空装备制造等大型工业软件研发的跨界精英人才。

PART FIVE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共有143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5%

招生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

专业特色

专业设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注重通识、数理和计算机科学基础,设置贯通递进式系统科研训练——攀登课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每位学生配备三位导师(成长导师+学业导师+学术导师),在导师指导下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修读及科研训练,并与研究生培养衔接。探索国际学术精英培养,开设国际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授课。每位拔尖学生必须赴海外名校进行3-6个月的科研实习。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科学、基础扎实、勇于创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未来一流科学家。

首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

“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

专业特色

该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国家建设需要,面向计算机和金融方面的人才亟需,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学领域的科研优势,体现计算机科学、金融学、经济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科研促教学,用教学助科研,培养学生计算机理论、金融理论、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技术的扎实基础,为学生构建创新实践环境和平台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并增强实际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金融学理论及应用、智能金融应用与创新实践的创新引领性人才。

学生创新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复合型

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专业特色

该专业紧密结合国家“互联网+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战略需求,在电子信息和互联网核心技术等基础上,深度融合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脑与认知科学等多学科,以科研促教学、用教学助科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为学生构建创新实践环境和平台,增强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从事互联网+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实践的复合型精英人才。

学生创业实训活动

PART SIX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学科排名共有49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10%

招生学院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类(光电集成与光网络)

曾勇校长与“光引未来”科研育人班师生合影

专业简介

该专业按电子信息类(光电集成与光网络)大类招生,包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信息工程和光源与照明(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三个专业。

专业特色

光电学院围绕光电领域的信号产生、传输、探测、显示和处理这一主线,着力光、机、电、软、算相互融合, 与光通信、OLED显示、5G通信技术、智慧照明、大数据云平台、光电测控、机器视觉等产业热点方向紧密结合,打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三个专业。培养爱国敬业、积极进取、数理基础厚、专业理论强和职业道德好的光电创新型精英人才。

大一入校不分专业,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掌握光机电算系统的基本概念;大一下,学生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专业,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电信息+”为载体,侧重光通信与光电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系统与信息处理技术相互交叉渗透;“信息工程”专业依托“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在掌握信息技术理论与现代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信息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与新发展;“光源与照明”专业以绿色照明、健康照明、智慧照明等新理念为引领,侧重智能光源、智慧照明、生物医学照明、可见光通信等创新应用领域。

PART SEVEN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排名共有47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10%

招生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类

专业简介

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生物技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

专业特色

◎注重学科交叉,强调专业基础。依托学校电子信息技术优势背景、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含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等四所三甲附属医院)的临床需求和生命学科的发展趋势,围绕生物医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着眼生物医学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强调专业基础和学科交叉。

◎专业导师指导,重视实践训练。通过专业导师制,引领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学生在一二年级完成基础教育和专业实验轮转后,从大三开始进入各专业导师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年的实验研究、编程训练或专业实践,把本科生当作研究生培养。

◎留学机会多,拓展国际视野。学院外籍师资比例超过10%,可以定期与外籍学术大师互动交流机制。本科同学有机会选择学校及国家各类项目,到国外一流高校(如麦吉尔大学等)交换学习或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竞赛。

◎理工两个学科,去向宽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分为硬件(医疗电子)和软件(医学信息与软件)两大方向,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为生物科学(偏实验)和生物信息(偏计算)两个模块。两个专业学生从大三开始可以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选修某一类课程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课程修读完成并经过实践训练,达到毕业要求,分别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

2018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获奖后两队合照

PART EIGHT

数学

数学学科排名共有146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10%

招生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数学类(数据科学与计算、数学及应用、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复合培养实验班)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

数学类(数据科学与计算、数学及应用、

计算科学)

专业简介

数学类(按大类招生),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川省特色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学)三个本科专业。

专业特色

秉持厚基础、宽口径的精英人才培养思路,实行“按大类招生,分方向培养”的模式。加强核心通识课、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和挑战性课程学习,强化模块化课程的设计和学业规划,为每位本科生设置学业导师,满足个性成长需求,第二学期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学院设立“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对入选该计划的优秀学生进行更学术化的培养。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域赛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互联网+”复合培养实验班)

专业特色

“互联网+”复合培养实验班是电子科技大学除“英才学院”之外的另一个校级人才培养特区,整合了信通、计算机、数学、经管、材能、机电等六个学院的优势教学资源。进入该实验班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前2年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互联网+”的核心平台课程(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资本运作、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第3年开始主修专业课程。学生同时可从第2学期开始选择第二专业修读,包括物联网工程(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学)、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工学)、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学)中的任意一个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复合培养实验班),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前沿的数据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并具备良好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洞察力、面向“互联网+”国家战略需求的复合型精英人才。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

PART NINE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共有115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前10%

招生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招生专业名称

经济管理试验班(管理与电子工程双学位培养)、金融学(“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经管学子斩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经济管理试验班

(管理与电子工程双学位培养)

专业简介

该专业按大类招生,包含工商管理、金融学(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个专业。

专业特色

该试验班由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学、电子商务等四个专业进行复合,具有鲜明的“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特色。学生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电子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电子商务等专业领域知识,初步具备解决“电子信息+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集成创新能力。毕业时,既可选择进入国内外名校的经管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又可到世界500强和中国电子信息100强等顶尖企业就职。

金融学(“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

双学位培养计划)

专业简介

“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双学位培养计划是电子科技大学除“英才学院”之外的另一个校级人才培养特区,包含物联网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金融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横跨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该计划依托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跨学院协同、跨学科交叉、跨专业融合、“新工科+新商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战略必争产业为导向,以计算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掌握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既通晓“互联网+”核心技术和知识,又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打造以行业精英为主体,学术精英与创业精英相互融合的“精英人才生态圈”。

专业特色

以“‘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为载体,该计划依托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跨学院协同、跨学科交叉、跨专业融合、“新工科+新商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战略必争产业为导向,以计算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掌握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既通晓“互联网+”核心技术和知识,又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打造以行业精英为主体,学术精英与创业精英相互融合的“精英人才生态圈”

关注\”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转自: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官微

最新!ESI世界大学热点论文排名:清华第一,电子科大位列985高校第二名!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

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19年5月的ESI热点论文最新数据。985高校上榜热点论文数量1000强学术机构数量达31所,其中排名第1是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世界前2.01%)在985高校中排名第2位。

ESI热点论文是指在SCIE、SSCI近两年发表的论文(仅限Article和Review)中,按照同一出版时间、同一ESI学科论文在当前更新周期的两个月内,新增的被引次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在前0.1%的论文。世界公认的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均把论文引用率作为高校排名的主要参考依据。

不仅在热点论文上表现优异,电子科技大学在ESI上榜学科中同样喜讯频传。自2016年7月\”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前1‰以来,电子科技大学先后新增\”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数学\”等四个ESI前1%学科。其中,工程学排名全球第65位,ESI前0.46‰,稳居在1‰以内;\”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分别排名ESI前1.004‰、2.88‰、6.76‰、7.42‰、7.44‰、8.01‰。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大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位列全国第一,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

关注\”成电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2025年ABC版985大学排名:浙大中科大并列第三,武大华科未入前十

2025年CNUR推出的中国大学ABC排行榜,对于实力最强的985大学来说,其排名情况备受关注。39所985大学中的防科技大学不参与排名,另外有35所大学排名在前40名以内,仅有3所大学未进入前40。

排名前十的大学的依次是:

第一名:清华大学

第二名:北京大学

第三名: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五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第八名:中国人民大学

第九名:哈尔滨工业大

第十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这10所大学唯一有一些争议的,应该就是北航。不过近些年北航因其工科优势,发展迅速,在近几年的国奖、院士评选、学科评级等方面,北航均表现出色,加上目前低空经济逐渐成为风口,北航更是占据了绝对的天时地利。

前两名的排名非常稳固,清华、北大各有千秋,这两所大学无论如何排名,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其他学校实力再强,也只能争夺第三名。

说到第三名,一直以来,华东五校都认为自己是全国第三,尤其是浙大、上海交大、复旦,谁也不服谁。ABC的排名也确实很有艺术性,弄了两个并列第三,三个并列第五,虽然有一些争议,但是大家勉强还都能接受。不过中科大排名上海的两所985之前,还是多少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得不说ABC还是有自己独立的观点的。

然后第八名是中国人民大学,这也是ABC排名的一大特色,在软科等很多榜单中,对于中国人大很不友好,其他榜单,人大的排名很难进入前十。作为中国文史哲最强的高校,人大进入前十相对也比较公平。

第九的是东北的绝对老大-哈尔滨工业大,这所老牌C9,借助外地建校的红利,逐渐焕发了新的生机。

排名第11-20名的大学依次是:

11. 武汉大学

12. 西安交通大学

13. 东南大学

14. 华中科技大学

15. 中山大学

16. 同济大学

17. 北京理工大学

18. 北京师范大学

19. 南开大学

20. 四川大学

这几所大学在国内也都是顶级的,其中好几所都具备进入前十的潜质,尤其是在软科的排行榜上,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全部进入了国内前十。

武汉大学排名第11,西安交大排名第12,这样的排名虽然会有一些争议,但是总体还是比较合理。争议出现在第13名和第14名。

东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算是一对“老冤家”,当时东南大学发起了E9卓越大学联盟,其中选择了国内除清北华五之外的9所顶级工科强校,但是其中没有华中科技大学,当时一时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2024年底,E9联盟发起了新的一个活动,叫E9+,主要是管理学方面的,其中这个+就是除了E9之外,加上了华中科技大学,也算是一段高校间的八卦美谈了。

现在争议在于东南大学是否具备排在华中科技大学之前的实力,对于很多习惯了软科排名的人来说,华中科技大学不仅排名远高于东南大学,甚至也高于武汉大学。如今却排在东南大学之后,估计又是一段说不清的故事了。

排名在20名之后的985大学,一共有15所(不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具体排名如下图所示:

其中第一列是985大学的排名,最后一列是在全国所有大学中的排名。前面几所的排名就多赘述,主要看后面的几所大学。

一直到第33名的重庆大学,全国排名和985大学的排名一致,说明这33所985大学就是国内最好的33所大学。

然后是东北大学全国排名第36名,兰州大学排名全国第37。那么排名在重庆大学和东北大学之间的大学是哪几所呢?

笔者查阅了ABC的排名发现,排名全国第34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全国第35的大学有3所,分别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也就是说这4所211大学的综合排名已经超越了985的东北大学和兰州大学。这对于东北大学和兰州大学,多少有些遗憾,单纯的讲地域问题,似乎也都是借口了。

然后中国海洋大学排名全国第41位,排在中国海洋大学之前的非985大学有南京理工大学等。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全国第60位,中央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71位,这两所大学已经被逐渐被中上等211大学追上。

CNUR的2025年ABC985大学排名,总体来看还是比较符合大部分人对于985大学的印象的,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争议点。但是无论哪个排行榜,没有争议是不可能的。

电子科大在985最新排名—女生最吃香的五所大学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用户评论

凝残月

哇,没想到电子科大竟然排了第一!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对女生来说真是个宝地,这肯定吸引很多女孩申请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何年何念

电子科大一直都是很厉害的学校,现在还更吃香了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焚心劫

女生想去好大学肯定要考虑一下这种排名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我以前就觉得电子科大的氛围很好,现在知道它还是个热门选择的理由!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算了吧

是不是意味着女生的学术氛围也很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985确实是个很厉害的指标,说明学校的实力杠杠滴。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眼旁观i

想进电子科大的人肯定要非常优秀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这排名应该会影响来年申请人数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败

女生在这五所大学里的学习经验一定很不一般。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电子科大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现在女孩子在 STEM 方面越来越活跃,所以这种排名挺有意义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桃洛憬

这份排名会对学校教育方向有一些影响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这五所大学的其他指标怎么样呢,比如就业率?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这个排名让我更想去了解一下电子科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

看来科技与女性发展越来越紧密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这份排名是不是有具体的评判标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在选择大学时,女生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岁岁年年

这样的排行榜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帮助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